夏意悠未尽,忽觉秋已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气候变化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
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物候现象
【一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习俗
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还有"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瓜果,寓意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西北、南京、武汉等地“啃秋”是明确要吃西瓜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防“秋老虎”,立秋这天吃些清凉瓜果把初秋的凉爽紧紧咬住。
贴秋膘”是立秋时节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北方。这一天,北方的老百姓都会排队买肉,回家炖上一锅,来补补入夏之后身体的亏空。夏天天气热人们不想吃饭,很多人都会“掉膘”。进入秋天之后,天气凉爽,人们食欲增强,于是就想吃点肉把膘补回来,于是就有了“贴秋膘”的说法。
幼儿园立秋活动
一 报秋
立秋这一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站在大树下面,感受秋风吹过,并一起大声喊:秋天来啦!
幼儿可以把树下的落叶捡起来放在自己的小篮子里,通过拾秋的活动收集落叶,把落叶做成风铃挂在教室里,聆听秋风的秘密。
二 咬秋
立秋这天园所为孩子们准备西瓜,孩子吃完果肉,刨去瓜皮表面硬皮后,可以制成“瓜皮软糖”,清甜可口有嚼劲,是不错的初秋茶点。
用料:
西瓜皮500克,白砂糖200克。
步骤:
1. 西瓜皮洗净,削去外皮,留一点红色瓜瓤,切成长条;
2. 加入200克白砂糖,搅拌均匀后腌制2小时左右;
3. 腌制后的瓜皮连同腌出的糖水一起倒入无水无油的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至糖汁粘稠;
4. 出现糖霜时用铲子轻轻翻动,炒干,直到每块小瓜皮裹上糖霜为止;
5. 起锅晾凉后即可食用,密封保存可存放一周。
夏已尽,秋已至,希望这个秋天的秋风不燥,岁月静好,我们都平安顺遂,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