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丨欠孩子的那堂生命教育课,今天可以补上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春雨纷纷的季节,读起杜牧的这首诗,便知道清明节又已来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即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直到现在人们也有了许许多多的习俗来纪念。
例如: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在这天人们哀悼着逝去的人,思念着逝去的人,祭祖和扫墓;有些地方也有放风筝的习俗,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至于为什么会有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这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那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而关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联有很多的说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其中就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么讲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晋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岁那年,因为王位之争,他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随从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当他看到重耳满脸疲惫时,偷偷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了碗肉汤给重耳喝,这让重耳十分感动。
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烧山,结果没想到却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从那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
孩子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儿来的,而同样,TA们也对生命终点也充满困惑。这个话题虽然过于沉重,父母也总是避而不谈。
但是死亡和出生一样,都是必经之路,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珍贵和无常,知道死亡并不是终点,亲人的离去不是亲情和爱的结束,它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不知死,何谈生。而懂得谈论死亡更是一门艺术。其实,无论是回避或美化死亡,皆为错误的认知方式。那么,如何正确和孩子谈论死亡呢? 如何在清明的这一天给孩子补好这堂生命教育课呢?家长需要注意这几点:
1诚实坦率,不逃避,不美化
委婉的词语,并不能保护孩子免受死亡和失去的现实痛苦,当我们使用委婉的词语时,孩子会更加深入具体思考:
“为什么奶奶要去天堂”、“奶奶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这样的问题只会加剧孩子的困惑,甚至期待某天一觉醒来,逝去的亲人从天堂回来。
2真实,不藏悲伤
一个人的逝去或多或少总是会带来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悲伤是在所难免的。在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给他们展示一个勇敢、坚强、积极的形象,试图掩盖自己的悲伤。
但其实一个会悲伤又能够自我治愈的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
将自身真实的体验传递给孩子,接纳自己对于亲人逝去带来的痛苦,能帮助孩子理解死亡带来的情绪。
例如“爸妈逝世我很难过,因为我很思念他们”,适当地表达自己悲伤的情绪。同时,也需让孩子看到我们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情绪,这种情绪体验能让孩子在面对死亡或生活中其他重大挫折时,同样保持一颗平常心。
3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家庭是可以接纳悲伤的情绪。比安抚孩子更重要的是有理解他的情绪,并提供耐心的陪伴。
例如,如果孩子因宠物或亲人的死亡哭泣时,尝试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即客观事实+内心感受:“你很喜欢它,它死了,所以你很伤心,是吗?”用疑问句的方式结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
4观察生命的过程
带孩子观察花开花落的现象,或观赏一部跟死亡相关题材的电影。让孩子全过程见证动物的出生的欣喜到死亡的悲伤,从动物视角来让孩子认识生命。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万物的规律。由生入死,是一个过程,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是万物必经的过程。
正如春季的花开吐芽,秋季枯萎凋零。人也会从牙牙学语的孩童,逐渐成长为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在白发苍苍时老去,死去。
5参与死亡的仪式
清明节是对逝去的亲人哀悼的一种的仪式,是对亲人的缅怀。适度让孩子参与,向孩子解释这个人虽然不能够和我们在一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家人来纪念,并永远记住他。
人一生虽短暂,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存活在我们心中,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比起如何阐述死亡的技巧而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孩子所展现的态度及处事方式。 马丁·路德曾说,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生涯的完成。
是呀,死亡,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情。深刻理解死亡,坦然接受死亡,才能够更好“向死而生”。
生命教育关键并非让孩子停留于认识死亡的层面,而是让TA们意识到,人这一生如此短暂,该如何珍惜岁月,才能更好地活?
京华合木定制化服务热线:18561686017
京华合木教育集团官方网站:http://www.hemuedu.com/
京华合木幼儿园官方网站:http://www.jhhemu.com/
京华合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