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通知-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清明,节气名称,是"气清景明“之意。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因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日安排的通知》,2025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具体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4月4日-4月6日放假,共3天,4月7日(星期一)正常入园。
清明,仲春与暮春的交汇点,是春天临近尾声的一个节气,这个兼具自然和人文气息的传统节日,既是对自然节气的天然顺应,又是对春祭、踏青等礼俗传统的有效传承,那么随着社会变迁与发展,2025的清明节小朋友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度过呢?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扫墓和踏青。还有荡秋千、插柳、吃青团、饮菊花酒等。每一种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清明节的意义并不仅仅在干此。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的延续。所以家长在陪伴小朋友一起怀念先人的同时,也需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悟人生的真谛。
推荐观察生命成长的活动:蚕宝宝幼儿园
1、材料准备
蚕卵:网购带孵化盒的套餐(约5元,含蚕卵+小刷子+放大镜)
蚕房:外卖塑料盒扎孔(比纸盒防逃)
口粮:冷冻桑叶(新手必选!冷藏保存随取随用)
道具:冰淇淋棒做攀爬架、湿纸巾剪小树叶
2、分龄活动表
3-4岁:感官探索
蚕卵猜猜乐:用放大镜看芝麻大的卵:“像不像迷你恐龙蛋?”
喂食触摸:让孩子用毛笔把蚕扫到新叶上:“轻轻摸,蚕宝凉凉软软像鼻涕虫吗?”
换装游戏:用彩笔在蚕身上点无毒食用色素:“看!蚕宝穿花衣啦!”(蜕皮会褪色)
5-6岁:生命记录
量体长:用乐高积木块当尺子:“今天蚕三号有4个乐高长!”
结茧直播:在角落放纸筒:“蚕宝在搭白色帐篷,它要在里面变身!”
破茧仪式:蛾子出来后戴手工触角头箍:“恭喜毕业!现在你是会飞的蚕老师啦!”
3、延伸创意活动
1)蚕丝考古队
把蚕茧泡温水里,用筷子搅出丝头,让孩子绕在纸板上:“这就是古代人做衣服的神奇线线!”
2)蚕砂盆栽
收集蚕粪便混入土里种绿豆:“蚕宝的粑粑是植物宝宝的巧克力哦!”
4、生命周期表:
打印带图标的日历(卵→1龄蚕→...→蛾),每完成阶段贴星星贴纸,养蚕就像给孩子请了位沉默的生命导师,不用讲大道理,那些吃吃睡睡、作茧自缚、破茧重生的日常,自然会让孩子明白:生命不是直线,而是循环的圆。
家长也可以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你觉得树叶凋落算是生命终结了吗?为什么?" 引入生命能量守恒概念:用食物链图示展示物质如何在不同生命体间流转, 制作生命循环手账:用可循环材料装订,记录全年观察到的生命更替现象 。建议活动后开展生命圆桌会,用思维导图整理孩子的观察与思考。
家长们利用日常材料引发深度对话,把清明节变成孩子理解生命本质的启蒙课堂。重点不是知识传递,而是培养“生命是流动的能量”的底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