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升小学的孩子们情绪管理小妙招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对大班孩子来说,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这个关键阶段,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幼儿园大班的教师们要着重关注孩子的情绪。
一、大班幼儿的情绪表达特点有以下特点:
1.大班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随机性和场景性。在一日生活中,会随着不同情境,场景、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不同的情绪。看着在建构区还在因为搭建摆放积木产生分歧的生气转眼就在表演区释放天性中消散了,所以老师不必过早去干预,更不要上纲上线去调解矛盾,看看孩子们自己是怎么消化情绪的。
2.大班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一定的外显性。对于喜怒哀乐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是否满足而直接表现出来。所以在大班的教室里时刻充斥着所谓的“告状”,孩子们有时候情绪转化快,但是一刻也不会忍,老师看到幼儿的情绪跑出来,第一反应是静观其变,当幼儿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幼儿冷静的表达自己的诉求。
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个体,那么孩子们的情绪表达也是“千姿百态”,所以接下来要给大家说两个辅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的小妙招。
二、管理小妙招
1.共情法
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只能暂时缓解,我们可以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共情幼儿产生情绪的原因,看到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小组竞赛活动中,嘻嘻所在小组成了最后一名,然后嘻嘻就哇哇的大哭起来,。老师错误的做法是直接制止嘻嘻的哭泣,告诉嘻嘻胜负乃是正常的事情,下次努力就会成为第一名,因为这么做不但损害了嘻嘻的自尊心,还没有找到嘻嘻产生情绪的根本原因。
老师首先蹲在嘻嘻身边,让嘻嘻先用纸巾擦干净眼泪,然后轻轻的询问:嘻嘻,是不是看着自己小组落后了,有点着急?嘻嘻真棒,总是那么有团队意识,你刚才也是厉害啊,回答对了5道题,可能小组的其他小朋友举手没有那么快,要不咱们和小组的其他小朋友们一起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次落后了呢?
通过一系列的询问,帮助嘻嘻找到产生“着急”这个情绪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嘻嘻很有荣誉感,也有可能嘻嘻很看重公平,还有可能……然后再协助嘻嘻组织小朋友们复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共情法让孩子们知道情绪没有好坏,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有原因,我们不应该压抑“坏”情绪,老师先要缓和孩子们的情绪,然后找出原因,给与理解和认同,最后寻找方法。
当然,教师可以尝试在回应孩子的情绪问题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运用有效的方式或主动求助于成人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2.切勿语言讽刺
幼儿园工作琐碎也繁杂,幼儿教师也很容易产生小情绪,更容易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所以说,老师们也要给自己释放紧张情绪的空间的时间,在教室外边深呼吸5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去处理孩子们的情绪。
切记在幼儿情绪发生时,老师再用威胁、挖苦、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不但不能很好地缓解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也容易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老师一定要谨记不能言语伤害孩子。特别是《学前教育法》颁布之后,更是要规范言语还有行为。
老师们在积极回应幼儿情绪的同时,也需要树立起幼儿自我接纳、自我欣赏的意识,学会欣赏别人,并自我接纳的孩子,他的思想也是积极向上的,消极情绪就会减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以良好的状态来面对解决。也能够增加同伴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情绪表达能力对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老师还有家长朋友们,让我们紧密携手,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表达,在幼小衔接关键时期,帮助幼儿身心得到平稳的衔接和过渡,为孩子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