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合木答疑:投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底是赔还是赚?
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民办幼儿园政策不断收紧,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及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幼儿园投资人越来越感觉到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物业难找、审批难。京华合木教育集团近期也接到不少关于普惠性幼儿园投资的咨询。特别是筹备已久又突然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时,投资人心急如焚——既不甘心放弃投资,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非营利性存有诸多担忧,到底是赔还是赚?投资如何选择?困扰了一大批投资者。
政策倾向普惠性幼儿园
从政策的角度看,为实现到2020年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的目标,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强制转型、物业回收、增加规划、加大扶持力度等。在审批上,政府为了鼓励民间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更是在税收、补贴以及审批流程上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倾斜。
配套物业优先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从物业的角度看,大多数地区已经明确要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物业的几大来源,如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插建居住区楼盘等,目前也明令要求充分考虑幼儿学位需求和教育承载力。可以这样理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物业的选择性已明显高于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政府分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成本
为了鼓励民间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各地政府在办学成本方面给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相当大的扶持政策,如涉及物业租金、教师工资、生源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补贴和办园奖励金等,天津市政府更是提出根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市财政一次性给予每园100万至200万奖补金。由此可见政府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投资人如何收益?
审批更容易、物业更好找、投资更省钱……这种种优势投资人心中自然明了,只是在投资回报方面不甚明了,更有甚者悲观地认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赔钱”的。
其实,早在新民促法三审稿通过时,《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就曾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谁来办”“如何办”的问题进行解读。文中特别分析了举办者“可营利,不分红”的薪酬制度:“董事会实行年薪制,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福利津贴;管理层实行职务制,包括基本薪酬、奖金奖励和福利津贴;普通员工实行岗位制,包括岗位薪酬、技能薪酬和辅助薪酬。”由此可见,尽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益只能用于办学,但投资人在这样的格局下可以看做是“举办者带着资金来拿固定工资+激励绩效”的,而并非“白白投资”。
综上分析,京华合木认为,在政府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环境下,与其苦等其他投资机会,不妨关注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带着资金来办园,有补贴、有扶持、有年薪、有奖励,事实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京华合木教育集团愿以先进的德培(DAP)教育和全流程的加盟服务,为投资人保驾护航!